中廣網(wǎng)北京2月10日消息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時代先鋒,介紹“兩彈一星”元勛,著名火箭與導彈技術專家黃緯祿院士。12-02-10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1970年7月的一天,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上,停放了一臺巨大的吊車,似火的驕陽下,吊車吊著一個10多米長的白色的大家伙反復地以各種姿態(tài)投入水中,吊起來,再投入水中。誰會想到我國第一枚“潛地導彈——巨浪一號”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試驗的。時任總體主任設計師的王文超:
王文超:地面氣溫50多度,當時黃老總60歲了,還跟大家一起堅持試驗結(jié)束。我記得他的手背在吊車下落的彈體,把手臂給刮傷了。
“巨浪一號”承擔研制任務的單位,遍布全國19個省市、10個工業(yè)部門,達109個之多。面對不同系統(tǒng)間協(xié)調(diào)、不同方案選擇的激烈爭論,黃緯祿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有問題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風險共同承擔”的“四共同”原則,有效地解決了研制過程中的協(xié)調(diào)問題。時任型號副總師的陳福根:
陳福根:能省去很多扯皮,省去很多的誤解,而且余量公開建立起相互信任。對這只隊伍的建設是功不可沒的。
從那以后,“四共同”原則成為航天系統(tǒng)工程管理思想在實踐應用中的“金科玉律”,成為航天系統(tǒng)工程協(xié)同工作、解決問題的法寶。
黃緯祿十分注重對人才的勉勵與培養(yǎng),他的諄諄教誨始終銘記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心中。曾任某型號總師的陳世年說,到新崗位前自己學的并不是導彈專業(yè)。
陳世年:黃老總現(xiàn)身說法,說自己開始也不是搞導彈的,他說我相信你,技術上是相通的,深深地影響了我。自從這以后對我后半輩子的命運起了很大的作用。
即使年逾古稀,黃緯祿仍親臨試驗一線,為我國航天事業(yè)鞠躬盡瘁,無私奉獻。去年11月,黃緯祿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他生前接受采訪時說:
黃緯祿:我作為一個技術指揮員,任何時候都應該時候都應該以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為重,從實際出發(fā)大膽負責,而不應該考慮個人得失。我對黨對人民做的太少了,我所做的一點工作對已個共產(chǎn)黨員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diào)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