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外藝術家們申報創(chuàng)作的近200件美術作品集中展出,展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多種類型。展覽以跨文化的形式與內容,延續(xù)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與互鑒。展品中既有以中國畫形式繪就的《自由之路——坦贊鐵路》《巴格達之夢》等國際主題畫作,又有以油畫創(chuàng)作的《庫車峽谷》《通往酒泉航天城的“通天路”》等中國風光;既有中國美術家描繪的多瑙河沿岸城市風景,又有外國藝術家眼中的絲綢之路。
本次展覽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流連其中,觀眾時而感嘆江山多嬌,時而贊美異域風情;有時似聽見駝鈴聲聲,有時又仿佛走進歷史場景。一幅幅精雕細琢的寫實作品帶領觀眾徜徉絲綢之路,一件件富有想象力的展品讓人們充分領略過往歷史文化交融的魅力。無論是壯觀恢弘的全景式描繪,還是細致入微的近焦特寫,都主題鮮明,從不同角度挖掘和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也展現(xiàn)出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的蓬勃態(tài)勢。
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尊寫意風格的人物雕塑,兩人身著各自國家的傳統(tǒng)服飾,似乎在交流著什么。這是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的作品《超越世空的對話——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與中國畫家齊白石雕塑》。作品中,達·芬奇與齊白石分立于一艘船的兩端,齊白石手拄一根長長的節(jié)杖。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于雕塑家在意大利威尼斯旅游時,想象兩位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代表人物,在人類文明長河中一同泛舟的情景。長杖意喻絲綢之路,連接著東方和西方。
走在弧形長廊上,兩幅生動的人物畫引人注目。一位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阿拉伯姑娘坐在船上,望向遠方。她將太陽眼鏡架在頭上,右手拿著手機。人物塑造既延續(xù)傳統(tǒng),又兼具時尚。畫作下方標注著作品名稱:《尼羅河奔向遠方》。另一幅作品名為《牽駱駝的埃及少年》,烈日炎炎,身著白色長袍的埃及少年站在高大的駱駝旁,為生活忙碌著。這兩幅油畫作品是畫家張祖英兩次去埃及考察的藝術成果,此次展覽展出了“埃及紀事”組畫中的5幅,傳遞出畫家對輝煌的古埃及文明與當代埃及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
再往前,便走進一片藍白相間的世界,4幅希臘風景組畫映入眼簾,題為《地中海的明珠》,作者是畫家沈行工。作品分別表現(xiàn)了雅典衛(wèi)城遺跡、海島集鎮(zhèn)、港灣、民居等場景,組畫不僅在題材內容上具有相關性,在繪制手法和藝術風格上也保持一致。畫家在希臘寫生時發(fā)現(xiàn),無論從形態(tài)還是色彩的角度看,希臘的風景都為油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很好的造型元素。在這組作品中,各種不同色澤傾向的藍色、白色與不同層次的灰色交相輝映,編織出具有地中海情調的風景畫。
千百年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從絲綢之路上走過,人們開放、友好、進取、堅韌的品格風貌,成為絲路題材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畫家文國璋長期在帕米爾高原采風,專注于描繪塔吉克人的生活與文化。他參展的油畫作品《塔吉克閨房里的新嫁娘》描繪了塔吉克民族的傳統(tǒng)婚禮。畫中,塔吉克新娘的閨蜜到閨房與新娘做伴,新娘的母親和姑母為她梳妝打扮,這是新娘出嫁前與家人享受親情的時刻。關注與探索塔吉克繪畫題材,既是畫家的熱情所在,也是他藝術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
文明交流互鑒,貫穿“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的始終。來自法國、意大利、德國、尼泊爾、日本、印度、烏克蘭、約旦、美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們參加了此次美術工程。法國畫家雷米·艾融用《絲綢之路——向世界敞開之門》詮釋他心中的絲路精神內涵;意大利畫家路易吉·多尼用燦燦余暉和點點星光來表達《絲綢之路上的狂喜》;烏克蘭畫家米哈伊·顧依達將來自絲綢之路沿線不同國家的人與景同框而置,來說明《絲綢之路——無界》的主題……
“一帶一路”沿線生動多彩的地域風貌、人文風情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豐沛的創(chuàng)作源泉。自2014年以來,中國國家畫院多次組織中外藝術家們進行“一帶一路”采風寫生活動,采風路線包括沙漠、草原、南方、海上絲綢之路4條線路,海外寫生足跡遍及“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跟隨中外藝術家們的視角,欣賞“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別致風情,仿佛走進絲綢之路的歷史畫卷,飽覽名山勝景。
走出美術館,恰如結束一趟絲路之旅,一趟由古至今的穿梭之旅,一趟東西方詩情畫意交融之旅。美術館外,陽光灑在金黃色背景的展覽海報上,猶如絲綢之路沿線的茫茫大漠中,聲聲駝鈴縈繞耳邊,訴說著“一帶一路”上無盡的故事、無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