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遼陽博物館迎來四面八方的游客,他們徜徉于古城2300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駐足聆聽,用心感悟。
國慶節(jié)假期,在遼陽博物館、曹雪芹紀念館、王爾烈紀念館,由文保專家、大學生志愿者、小小講解員“老青少”三代人組成的講解隊伍堅守崗位,用精彩的解說和陪伴為參觀者帶來不同的體驗。
整個假期,遼陽博物館的文物專家都堅守一線,為參觀人群提供專業(yè)的義務講解,讓各地游客更加了解遼陽,愛上遼陽。
“講好家鄉(xiāng)故事是我們的使命!焙五谶|陽博物館工作多年,研究最多的歷史人物是王爾烈,在他聲情并茂的講解下,王爾烈這位“關東才子”生動地重現(xiàn)在觀眾眼前。
作為社會實踐基地,遼陽博物館還通過服務禮儀、歷史文化等課程培訓志愿者講解員,為其提供展示自我、鍛煉自我的平臺,現(xiàn)已培養(yǎng)大學生志愿者講解員和小小講解員300余名。
“希望通過講解讓文物‘活’起來,讓更多的人了解遼陽!眮碜圆澈4髮W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yè)的2022級學生石悅琪說,自己很榮幸參加了遼陽暑假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成為一名大學生志愿者講解員。遼陽白塔小學五年五班學生郝春宇參加了博物館的小小講解員培訓,今年合格上崗,目前已義務講解80多場,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假期。
“這個假期游客特別多,我們延長了閉館時間!边|陽博物館工作人員徐慧慧介紹,最近幾天,遼陽博物館日參觀人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現(xiàn)已突破1.1萬人次。
編輯:李子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