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韓曉)據(jù)中國鄉(xiāng)村之聲《三農(nóng)中國》報道,春運大幕已經(jīng)拉開,在外打拼的人們已經(jīng)開始收拾行囊,春節(jié)回家進入了倒計時。在春節(jié)回家的行囊里,每個人都會裝上“回家的禮物”,也許是一方土特產(chǎn),也許是幾件新衣服,也許是某件有特殊意義的物品。禮物多種多樣,但表達的情誼是一樣的,當我們把禮物放進行李的那一刻起,腦海中都就開始想象著親人拿到禮物時開心的笑臉。
《中國鄉(xiāng)村之聲》推出迎春特別策劃《回家的禮物》,記者采訪了幾位在北京務(wù)工的朋友,一起看看他們準備帶的禮物背后有什么不尋常的故事。
今天要介紹的禮物來自首都新機場的一位安全管理員,他叫冉從令。今年43歲的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快過年了,他給兒子們帶回去的禮物是四本書。什么樣的書如此重要?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寒冬時節(jié),北京的氣溫達到零下4度,在大興區(qū)首都新機場,建設(shè)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早上8時,冉從令準時出現(xiàn)在工地上,作為這里的安全管理員,檢查工人著裝,查看工地上每一個電箱,避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隱患,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課。
冉從令:工地上的用電和消防箱,這兩樣是每天早上必須進行安全檢查的。我一天得跑3萬多,接近4萬步。
臨近過年,冉從令還有另一項重要任務(wù):確保工地上每一位工友平安回家過年。冉從令算了一下,他要在臘月二十八左右才能完成這項工作任務(wù)。
冉從令:要過年了,現(xiàn)場的工人也馬上回家了。我這幾天也特別期待回家,但再怎么期待也得等工人回家報平安了,我才能走。
雖然離回家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冉從令早早買好了給家人的禮物。他從辦公桌里拿出了四本厚厚的書,這是前段時間,冉從令特地跑到固安新華書店,為他的兩個兒子購買的禮物。然而,看了這些書的名字之后,在場的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冉從令:我選來選去,也就想選擇這幾本書。給孩子買點有用的書,在家里媽媽教他們,專家助你走健康之路、防病保健大全集、聰明寶寶最愛吃的美食,還有漫畫心理學。
冉從令購買的四本書分別是兩本防病保健讀本,一本幼兒食譜還有一本漫畫心理學。在大家的印象中,父母送給孩子的書多是關(guān)于學習類的資料,而這些關(guān)注健康、飲食和心理的書籍,更像是送給中老年人的讀物。為什么選這樣的書?冉從令笑著說出了其中的緣由。
冉從令:以前我們經(jīng)常打工在外,沒有什么溝通,我的小兒子有點性格孤僻。我想孩子小,不懂事,我們常年不在家,沒法陪伴他們,給他帶上這些書,回去叫媽媽教他,小孩也喜歡看漫畫,慢慢給他看看這些,挺好。
冉從令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今年12歲,小兒子只有6歲。由于夫妻兩人常年在外打工,疏于對家庭的關(guān)照,小兒子久而久之就和父母疏遠了起來,性格也變得愈發(fā)孤僻。
冉從令:他從生下來,我們就很少在家里團聚過。我過了正月初八就要走,到年底才回,中途根本不能離開,造成了孩子心里有陰影。我們當爸媽的特別內(nèi)疚。但是這機場的活,你也走不開,實在沒辦法。
冉從令的老家位于重慶市城口縣的一個小山村,由于自己的父親早逝,冉從令很小的時候就背起了家庭的重擔,剛剛成年,他就背井離鄉(xiāng)出門打拼。前半輩子,冉從令經(jīng)歷了數(shù)不清的坎坷。
冉從令:我第一個孩子很早就去世了,三歲零八個月,因白血病走了。那時候為了給孩子治病花了不少錢,欠了一屁股債,我得把債還完,一家人得過日子。
為了償還債務(wù),給家里穩(wěn)定生活,冉從令和妻子拼命在外打工掙錢。特別是冉從令,這些年,他隨著公司的建筑項目去了多個省市,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一年。雖然參與了鳥巢、水立方等多個大型建筑的建設(shè),得到了很多工友的贊許,但是,他卻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當他發(fā)現(xiàn),小兒子和自己猶如陌生人時,冉從令才后悔不已。
冉從令:去年回家,我和兒子說,跟爸爸走,去逛逛街。他就不過來,我說為啥不來?他就一直看著我,也不說話,然后就跑到他奶奶那里去了。我一直問我媽咋回事,我媽說小孩,沒事,我說媽,孩子都不親我了,這不是小事!
不過,2018年,首都新機場的一場活動卻為父子倆緊張的關(guān)系創(chuàng)造了緩和的機會。
2018年7月23日,全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guān)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走進了北京新機場的施工現(xiàn)場。作為活動的參與者,冉從令趁著這次機會,帶自己的老婆和兒子來到了自己的工作地。
冉從令:我們虧欠孩子的太多,在外打工十幾年,一年到頭沒回幾次家,本意是為了讓兒子過上好生活,卻很少和兒子溝通,現(xiàn)在想想我錯了。
在活動的現(xiàn)場,冉從令作為農(nóng)民工代表,上臺進行了一段演講。演講里,他幾度哽咽,把自己對孩子和家庭的虧欠之情全部表達了出來。
冉從令說,工作這些年,他見過很多離開家鄉(xiāng)的農(nóng)民工,他們的孩子留在農(nóng)村,成了留守兒童。有些人最終掙到了很多錢,但換來的卻是一個心理上有問題的孩子,這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
冉從令:我們老家,我親眼見到的,爸媽出門打工,一個姑娘留在家里,就爺爺奶奶管。但是爺爺奶奶想管也管不好,要忙農(nóng)活,最后那個姑娘性格又孤僻,初中二年級就出去在社會上亂混。最后孩子爸媽掙錢回來了,修樓房了,但有什么用?我從這些事看過來,覺得孩子在6歲到12歲這幾年必須管好。
好在,通過這一次的活動,冉從令和他的小兒子得到了一段難得的相處時光,他帶著妻子和孩子去了天安門,坐了地鐵,還在工地上拍了一套全家福。慢慢地,小兒子愿意親近他這個爸爸了。
冉從令:反正我們天天住一起,我給他買了個機器人,慢慢的教他,就通過那個機器人跟他把關(guān)系緩和了,他現(xiàn)在一視頻就問,爸爸你啥時候回來?
從那以后,冉從令對家庭的關(guān)心明顯多了很多。即使工作再累再忙,每隔兩天,他都會和兩個兒子進行手機視頻,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2018年,他還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希望,等到首都機場的工作完成,他能回到重慶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冉從令:等機場完工了,我就打算在老家找一份工作。雖然家里不一定能找到這么好的工作,但我想在家里多陪陪孩子。還是愛對孩子重要,掙錢不掙錢都是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