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摘要 > 正文
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華麗弦樂的完美組合
2013-07-14 20:34 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我要評論中廣網(wǎng)北京7月14日消息 200年前,西方音樂界誕生了兩位偉大的人物——德國的理查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與意大利的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今年(2013年)是"歌劇孿生巨人"威爾第與瓦格納誕辰200周年,全世界各地都在舉行慶祝活動。
今晚的《中國大舞臺》為您呈現(xiàn)--2013維也納美泉宮夏季音樂會。頂尖音樂團隊讓"歌劇孿生巨人"200年后在仙境般的世界遺產(chǎn)上--巴洛克式的公園美泉宮上空、海神噴泉之前攜手閃耀。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維也納愛樂樂團及男高音歌唱家邁克爾·謝德共同演繹歌劇巨匠威爾第與瓦格納的知名曲目、唱段。著名樂評家陳立老師做客直播間,帶領我們完成這次美妙的音樂旅程。
陳立在為大家分析解讀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時表示,序曲至第一幕這段音樂以弦樂為主,表現(xiàn)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悲劇性的愛和死的糾結,所以在音樂上第一彰顯了維也納愛樂華麗弦樂的完美組合。第二,這個作品因為很難演奏,完全要靠指揮家的藝術功底和對作品的理解,把那種悲情和愛的糾結完全用音樂表現(xiàn)出現(xiàn),所以我們在聽的時候能夠感到弦樂里面的張力和那種情緒的翻滾。我們聽的時候感覺到非常的壓抑,情緒在隨著它的這個旋律的引導讓我們不斷的欲罷不能,所以馬澤爾大師在指揮瓦格納這樣一個作品的時候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功力。
背景介紹: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是理查德·瓦格納的一部歌劇,他自己稱之為一部三幕劇。首演于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宮廷與國家劇院。這部歌劇是瓦格納和馬蒂爾德·維森東克的戀情寫照,被視為古典-浪漫音樂的終結,新音樂的開山之作(特里斯坦和弦)。
幕前歷史
在一次康沃爾針對愛爾蘭(前者向后者索取進貢)的戰(zhàn)爭中,特里斯坦殺死了伊索爾德的未婚夫愛爾蘭人莫洛爾德,但自己也受了重傷。他用化名(坦特里斯, Tantris)在伊索爾德下得到了醫(yī)治。伊索爾德在特里斯坦的劍上找到了一處缺口,正好與莫洛爾德頭上傷口所藏的碎片吻合,她正要報仇。但當特里斯坦睜開眼睛的時候,她就愛上了后者,劍也沉落下來了。
第一幕
康沃爾國王馬克派遣心腹特里斯坦到愛爾蘭,迎接愛爾蘭公主伊索爾德到康沃爾作王后。在乘船去康沃爾的途中,伊索爾德受不了屈辱,要侍女布蘭甘特取出毒酒,將自己與特里斯坦雙雙毒死。但是布蘭甘特竟給出了愛藥。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墮入愛河。這時,船到康沃爾。
第二幕
伊索爾德與特里斯坦不顧布蘭甘特的警告,在午夜值馬克國王打獵之際幽會。這是歌劇史上最長的愛情二重唱之一。國王隨從梅洛特預感到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關系,并且建議國王回程。因此國王正好撞上兩人的幽會。特里斯坦也不辯護,只問伊索爾德,是否愿意以死相隨。梅洛特拔劍刺傷特里斯坦。
第三幕
特里斯坦的仆人庫爾文納將特里斯坦帶到布列塔尼自己先輩留下來的半破落的城堡中,讓后者養(yǎng)傷。特里斯坦雖然已神志不清,但仍在等待伊索爾德的到來。最后船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特里斯坦在伊索爾德的懷中死去。這時出現(xiàn)了第二艘船,庫爾文納認為是敵人到來,便關上了門。這其實是馬克國王,他想成全兩人。庫爾文納拒絕讓他們進入。雙方開始打斗,結果庫爾文納和梅洛特傷重死亡。馬克國王看到特里斯坦已死,十分驚愕。伊索爾德在特里斯坦旁邊唱盡一曲《愛中死》("Liebestod",原文"Mild und leise wie er l?chelt",直譯:恬淡輕柔如同他的微笑)后悄然逝去。
編輯:寧靜
猜你喜歡
央廣推薦